城市的意象總輯

劉芷伶
Jun 22, 2021

--

從邊界和節點觀察到的群體共同意識

圖片來源:Pinterest

在《看不見的城市》一書中,其中的章節連綿的城市(二)裡,楚德作為一個沒有差別的城市,每個地區都毫無特色,唯一的差別只有機場的名字,書中是這麼描述楚德的:

如果我抵達楚德(Trude)時,沒有見到城市的名字用大寫字母標明,我可能會認為我降落在起飛的同一個機場了。我所經過的郊區和其他郊區沒有什麼差別,都是窄小的淺綠與淡黃色的房子。跟隨著同樣的標誌,我們轉過相同街區的相同花床。市區的街道展示著一點也沒有改變的貨品、包裝和招牌。

我當時在讀到這段落時,非常之感同身受。從小就生活在城市中的我,已摸清城市中的各個表象細節,因為這對我來說太過於簡單。都市化使得歷經發展的地區都變得毫無特色,同樣地有高樓大廈,或偶爾參雜點老舊房屋,這就是我對都市的意象。

然而,在這麼思考的同時,我卻忽略了一項能夠區分都市間的方法,而擅自把它們歸類成一,即是在《城市的意象》中,凱文.林區所提及的城市與居民的情感連結。

如果把華盛頓街移植到某個農村,或許會覺得看起來是到了波士頓市中心的購物街,但其實仍是截然不同。每位城市居民都和自己所住城市的某些部分有著長久的情感連結,而且對城市的意象也是沉浸於回憶之中,充滿意義。

這份頓悟就像是我在完成此篇圖文之後,才發現我疏忽了筆下要加入情感成分的情形。情感成分確實在每個人建構城市意象時佔了很大一部份,我們的感官發掘著城市中的各個景象,而每個人會因為各自的原因從而建構起在自身想像中、對城市的形貌,眾多個人意象堆疊便形塑城市的意象。

凱文.林區提出了五種元素可以幫助人們建構起對城市的意象:通道(Path)、節點(Node)、區域(District)、邊界(Edge)、地標(Landmark)。本文將以我在不同天所觀察到的兩種意象作為主題,並從個人感受延伸至部份群體可能有的共感中敘述。

▌按此直接跳至通道

▌按此直接跳至節點

#通道(Path)

▌個人經驗紀錄

上了大學後,每天都會經過的橋

前幾天搭公車時看向窗外景色,看到的是我再熟悉不過的景象,卻也是最常被我忽略的 — 橋。

在我從小到大的成長歷程中,不論是兩次的搬家,或是從台北到新店、再從新店到台北的上學路途中,橋佔了我很大一部份的記憶:心情不好時的慰藉、因早期而需要補眠的路程,而它同時也是別離的象徵。

橋的彼端,連結著那些長久失聯的朋友,他們的模糊輪廓不會因為這座搭建兩岸的橋而顯得清晰,但橋即是代表著這份記憶的存在,我所在的地方曾經與另個地方、另段回憶聯繫著,若失去了它,我可能再也找不到能與該地聯繫的方式。

▌嘗試述說群體感受

對於離鄉之子或四處奔波工作的人來說,橋梁也是必經的道路之一,這裡乘載了他們對他處的憂慮或是故鄉的回憶,在這通道上,他們觀察四周景色與熟悉之處有哪裡不同,並嘗試讓心境跟隨身體的移動也一起進入這座城市中。

#節點(Node)

▌個人經驗紀錄

桂師父滷味攤前

節點不同於地標的指引性和難以進入性,它是匯聚人群的地方。在人來人往的街道,總有幾個能讓人們駐足的地方,可能是廣場、捷運站前、也可能是路邊的小攤位,這裡匯集了一群原本在趕路、滑手機,而願意在此刻短暫停留的人們。

▌嘗試述說群體感受

是否我們都曾看過家裡巷口的雜貨店聚集著婆媽在聊天,甚是有過那樣的體驗,對於本地人來說,這裡是個大家都熟悉的焦點;而對於外人來說,這裡則是可以輕鬆進入談話,並試著融入該社群的方式。

--

--

劉芷伶

現為東吳社會所學生,關注貧窮、親密關係、多元平等價值議題。興趣使然,也接觸一點點神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