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離情侶間共在互動儀式研究

帶你探索愛情關係裡的共在與不在

劉芷伶
Dec 27, 2022

共在互動儀式是什麼?情侶間存在的儀式又是什麼啊?聽起來好像很酷ㄟ。

這篇文章會帶你用淺顯易懂的文字理解我的研究主題,這也是紀錄我把本科系的畢業製作當作學士論文在做的第一篇分享文。自己一個人做研究有些辛苦,但只要想到在螢幕另端的你們,可能會對我的研究主題感興趣,就會是推進我繼續完成它的動力了。

>>>>> 切入正題

共同在場(co-present),後簡稱共在 意謂著當人們實際地聚集在同一個地方、同一個物理空間,進行面對面的互動與交流,而產生一種對共同事件的接觸而建立起的共同聯繫及集體感受。

然而,網際網路的發展,使得人與人溝通、互動的媒介產生變化。「共在」不再需要物理性的條件就能達成 — — 即便人不在場,我們依然能感受到與情感相依的對方的共在。

也因此,遠距離關係的情侶間利用網路媒介就可以達成共在的聯繫和感受。

這個研究主題即是關注在這個「共在」與「不在」不再那麼界線分明的世代,遠距離情侶之間建立了什麼樣的共在互動?這個互動是如何維繫雙方關係的?又是因為什麼樣的條件使得這些互動的共在感得以存在的?

如果你還不懂我所稱的共在聯繫指的是什麼,可以看這張照片!

文創系畢製預展中觀展者的留言

在本科系期末的畢業製作預展中,我邀請每個觀展者寫下他們認為,與自己的伴侶(不限於遠距離關係)建立哪些互動會產生與對方共在的聯繫感受。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人跟我分享他曾經與伴侶「異地同行吃冰淇淋」,兩人約好在同個時間點一起去買冰來吃、拍照給對方看,就是他們認為具有共在聯繫的互動XD

這份研究接下來將訪談約 10 對正在經歷遠距離關係的伴侶。我會採用深度訪談法來了解受訪者最真實的內心感受及行為認知。

如果你與你的伴侶是我的研究對象,也願意跟我分享你們的故事,歡迎填寫本份表單報名:意願受訪報名問卷。你們的故事分享會是我很大的研究動力。

這一路上,我受到了很多朋友、老師,甚至是陌生朋友的肯定和指教,才得以讓我走到現在。中間也發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像是我曾經一個人跑到臺北深山裡的學校(請東吳的朋友原諒我)找社會學系的教授討論我的主題,還差點趕不上末班車回家等等的奇聞軼事。

如果你對這些故事感興趣,或是你想了解這個研究接下來會怎麼進展的話,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有你們的支持,也會更讓我感受到,在研究的路上,我並非是孤軍奮戰的。

--

--

劉芷伶

現為東吳社會所學生,關注貧窮、親密關係、多元平等價值議題。興趣使然,也接觸一點點神祕學。